濟南景觀設計公司:生態休閑農業園的興起
濟南景觀設計公司:生態休閑農業園的興起 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開始以生態利益為社會發展準繩,而中國正全速向提高經濟效益前進。在經濟發展的道路上,我們并沒有以發達國家為戒,走了它們以環境為發展代價的老路,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根據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中國因環境問題而下調的GDP估計,清理2004年所產生的環境污染就需要 840億美元,相當于當年GDP的3% 。 但是,更現實的估計認為,環境損失占中國每年GDP增長的 8%-13%。這就意味著,由于環境污染,中國幾乎失去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一切經濟成 當人類意識到環境危機己經威脅到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環境保護的聲音成為21世紀的主旋律,可持續發展也成為全世界的共識。 在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聯合國人類環境研討會上,“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概念被正式討論。1992 年在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把可持續發展作為人類邁向21世紀的共同發展戰略,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將可持續發展戰略由概念和理論落實為全球的行動。 中國也在大會之后不久著手編制《中國21世紀議程》,積極加入到應對環境危機的行列中來。1994年3月,國務院正式批準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這是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制定我國國民 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計劃的指導性文件,同時也是我國政府認真履行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的行動綱領,表明了我國在解決環境與發展問題上的決心和信心。 這十幾年來,可持續發展理論在中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和發展。它的理論被應用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人們致力于改善環境的準則。在城市,人們提出可持續的城市發展;在鄉村,我國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提出,也正是以可持續發展為標準的。 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的提出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約占總人口的57%,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對我國的快速、穩定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農村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但與城市的快速發展相比還較為落后。然而,這落后恰恰保全了它的自然生態資源完整性與穩定性。這也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出了要求,不能再走“先破壞,后治理”的老路,要開辟一條以自然環境為依托,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新發展道路。 2005年9月,建設部發出的《關于村莊整治工作的指導意見》文件中,提出了 “按照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改善農村最基本的生產生活條件和人居環境,要充分利用已有條件,整合各方資源”。 2005年10月11日,第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 “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堅持從各地實際出發,尊重農民意愿,扎實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搞好鄉村建設規劃,節約和集約使用土地!庇纱艘部闯,國家對于農村的開發、建設也蘊含了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編輯:締造者設計] [返回頂部] |